“看看,這件翡翠起螢光。多好。”這是我們買賣翡翠時候,常聽賣家為說明翡翠種好說起的話。
所謂翡翠起螢光,實際是翡翠種水較好,有很好透明度,加上琢磨時候的弧形,使光線在翡翠內部通過時候來回折射,形成的光學效應。這點,也把玉器光的內斂發揮到極致。
有螢光,當然是翡翠種好的表現。至少說明,翡翠種好,琢磨的弧線很好。
但是有螢光并不是翡翠種最頂級的表現。只能說明,種好的翡翠,包括玻璃種的翡翠,都可能產生螢光。但是,有螢光的并不全是最好的種。這是個哲學上的充分條件,能正向推,不能反向。
如果種到一定好的程度,只要肉細膩,透光效果就很好。但是種并沒到頂級。有些商家,為順利推銷,把起螢光,說成是種到最好的標志。這個是誤導。
還有,很多帶色的翡翠,種很好,但是透光性并不是很好,因為顏色濃,會影響光的穿透。也就是說,如果這件翡翠無色,肯定光很容易穿透,同樣還是這件東西,有色,即使色淡,穿透的難度大些。如果色濃,光線穿透的難度更大。這個是另外一個問題。但是說到光線在翡翠內部的問題,就順便說幾句。
說到底,翡翠起熒光,是好的表現。但是不是起螢光的翡翠,全部種都是最好的。起螢光只說明二點,一,光線在翡翠內部容易穿透,二,翡翠琢磨的弧型非常好。